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小法庭”发挥“大智慧”,绘就基层别样好“枫”景

来源: 本院乌龙泉法庭 时间: 2023-10-25 09:04 点击量: 505

武汉市江夏区法院乌龙泉法庭坐落于乌龙泉街,这个基层法庭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法庭,服务周边24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辖区人口4.6万人,管辖面积约180平方公里,设有3个巡回审判点。该庭通过深入扩展法庭工作前沿,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创新诉前调解模式,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设立诉讼窗口“接诊”制度,前置司法服务止纠纷于诉前

今年9月,武汉市江夏区某汽车修理厂因被多人拖欠修理费,一次性将5名拖欠欠款的顾客告上了武汉市乌龙泉法庭。该庭收到案件材料后,第一时间联系当事双方,通过释法说理,组织双方调解。随后,五名被告或自动履行或与修理厂达成和解,五案均在诉前调解阶段以撤诉方式结案。

诉前调解即案件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之前通过调解达成共识,既有利于维护双方合法利益,又避免了涉事双方累诉,还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工作量,节约诉讼资源,提高审判质效。为了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作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法庭创新调解模式,设立诉讼服务窗口每日8小时“接诊”,受理立案过程中,接案人必须要按照该庭独创的“三看三问四确定”工作法,审查诉讼材料,问询案件详情,解读当事人的真实诉求,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诉讼指导,实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有呼必应。通过这一做法,一方面能够为当事人提供精准的诉讼服务,另一方面避免当事人来回倒腾。通过这一工作法,该庭协助36名原告到派出所查询并锁定被告身份信息,引导30余名原告明确诉讼请求,解答230余次法律咨询。

诉前调解发挥实质作用,更要注重调解过程,该庭在诉前调解阶段,每个案件至少组织当事人线上一对一或线下面对面调解一次,尽量提供倾诉衷情的空间,尽力创造平等对话的机会,尽心促成庭前和解的可能,避免当事人在诉讼程序里空转。从今年年初至9月,该庭受理诉前调案件268件,诉前调撤结案85件,诉前调撤率31.72%,以“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实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此外,武汉市江夏区法院乌龙泉法庭,充分加强与地方司法单位协作,多方联动化解纠纷。该庭与司法所建立破解继承人面临的银行账户“取钱难”与房产“过户难”问题的快速通道,高效化解此类两难纠纷40余件;与派出所合力排除未成年人户口变更登记制度障碍,让2名子女名正言顺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让4个家庭回归正常生活;依法向派出所移送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犯罪线索2次,合力打击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接地气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乡邻纠纷不出村

人民法庭扎根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法庭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特别重视使用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土办法”和“老方法”,想方设法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将“法言法语”翻译成“村言村语”是该庭处理农村案件一大原则之一,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将更多纠纷化解在诉前、调解在基层。

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法庭曾审理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双方主要争议是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进行房屋质量评估,对于涉事双方来说,诉讼成本过高。为此,该庭在审理此案过程中,邀请了当地有二十年建房经验的工匠评估房屋质量,提出切实有效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从立案到结案用时一个月,诉讼成本仅诉讼费366元。以此类推,该庭推广此类做法,以高效率、低成本方式妥善化解了6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

纠纷不出村,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乌龙泉法庭主动作为,让“庭内审判”走向“庭外化解”。该庭主动融入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作用,与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村支两委干部、乡贤能人建立“一对一”联络关系,联合村支两委干部实质化解矛盾纠纷13件,邀请人大代表合议农村新型纠纷化解方案5次、旁听涉企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庭审2次,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纠纷不出乡镇,更在于预防。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乌龙泉法庭主动当好法治参谋,围绕执法办案中发现的涉及社会安全稳定的普遍性或突出问题,及时为当地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审理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中,承办法官发现村民仍居住于危房,庭后当即向所在街道相关部门汇报并建议街道尽快协助村民迁出。同时,该庭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常态化开展“夏法夜校”活动,组织街道及村支两委干部60余人旁听涉村干部贪污犯罪庭审,为40余名村(社区)网格员依法化解家事纠纷讲法治课,组织街道1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江夏法院组织的知识产权讲座,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提升基层群团组织及村委会、居委会等自治组织矛盾纠纷治理能力。

除此之外,该庭还主动履责,积极推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于2023年3月成立社会治理联合党委,切实履行乌龙泉街道联合党委成员单位的主体责任,参加街道党政联席会议19次,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6次,充分利用党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综治矛盾纠纷,主动对接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层执法单位8次,结合执法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5次。

“纠纷不上交”,在于司法公证。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乌龙泉法庭发挥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加强涉及财产损害赔偿、房屋质量问题、争夺抚养权等纠纷的实地调查、走访,尽职尽责调查取证30余次,以正当程序保障实质正义,切实发挥审判的规范、指引、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