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从选题到成稿
——秦小建教授到江夏法院开展法院学术论文专题培训

来源: 微信公众号 时间: 2025-06-25 15:21 点击量: 126

为进一步提升干警司法调研能力和论文撰写水平,6月20日,江夏法院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秦小建教授开展专题辅导培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申晓东主持会议并讲话,论文作者等相关同志参加。

图片

图片

“应用法学论文不是纯理论研究,其更强调经验,目的是服务于司法审判实践,意义在于对法院系统现有知识、实践有所推进。”


“实践性是法院学术讨论会的核心特点,论文研究方向可以是对某个特定纠纷中的难点问题提出化解路径,也可以是对司法改革措施适用效果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论文选题来源于司法实践,法官可充分利裁判文书作为第一手资源进行实证研究。”



 


秦小建教授针对大家在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答题解惑,从学术讨论会论文举办的初衷出发,帮助大家找准论文写作的“小切口”,写出具有司法实践意义的“大文章”。

“类型化研究是法学论文常见的研究方法,相较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更具有经验基础,但是本文对隐名股东是否能排除强制执行的类型化分析涵盖不够全面。” 


“关于彩礼是否返还问题这一选题符合司法实践,但是论文中裁判规则的构建不够清晰,对‘要不要返回、返还多少、若无法返还应如何处理”等需要进一步明确裁判规则。”


“穿透性审判思维在公司连环诉讼中的适用,要重点分析为什么针对这类案件要适用这种思维,若不适用存在何种问题;若适用能解决何种问题以及怎样构建裁判路径。”






秦小建教授针对每篇论文的选题立意、论证方法、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内容展开“一对一”精准指导,逐一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我的论文题目分别聚焦于两个不同主体,听了秦教授的分析和指导,我建立起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限缩了题目范围。”




“我的论文论证逻辑需要加强,不具有严密性和系统性,经过这次学习,文章的整体思路和脉络更加清晰。”




“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撰写优秀的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问题意识,我将把所学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提升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


干警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详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不仅是一次学术论文写作的培训,更是一次提升司法综合能力的宝贵契机。下一步,江夏法院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做深做实司法调研工作,将法学理论与审判实务深度融合,以调研成果助推司法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