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官园地 > 法官手记

深入群众擦亮窗口

时间: 2012-09-12 14:55 点击量: 339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响亮地提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的确,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人民更强大;没有一种根基,比植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人民更崇高;没有一种追求,比赢得民心更珍贵。

全国法院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重温坚持群众路线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归根结底,就是要我们铭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就必须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就是让我们与人民群众联系更紧密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更浓厚些,服务人民群众的措施更扎实一些;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就是让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

我们身处的立案信访窗口是接触人民群众的第一道窗口,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对我们立案窗口来说,就是要努力在方便群众诉讼上有新作为,使人民法院离群众更近些,让群众打官司更方便更快捷。方便群众诉讼,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窗口的功能设置,规范工作制度,改进服务态度,要因势利导,继续推广电话立案、上门立案、预约立案、诉前调解;要坚持用普通话细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耐心听取陈述、温心解答咨询、诚心解决问题;要坚持以和蔼的态度待人、以优良的作风服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真正把加强群众观点、改进司法作风、促进司法公正融入到窗口工作人员的灵魂深处。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我们应及时给予司法救助;遇到行动不利的当事人,我们应上门提供立案服务;遇到立案材料不全的当事人,我们应一次性告知,努力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花一分钱、少操一份心,努力把窗口打造成为法院的为民之窗、文明之窗、和谐之窗、公信之窗。方便群众诉讼,就是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触角,更多地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与群众的互动。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对我们信访窗口来说,就是要以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把信访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接好访、办好访,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关注和解决民生难题的体现;是宣传政策法律、理顺群众情绪,从实质上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是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渠道。我们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做第一选择,及时跟踪和聚焦涉诉信访的热点问题,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更加积极地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更加主动地解决好群众的现实困难,围绕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努力把接待群众来访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为民排忧解难和维护法院形象的过程。面对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我们要沉下身子,深入研究,要通过带案下访、耐心接访、主动回访等形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把执法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既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又理顺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把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落实到实处。要针对群众反映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和诉讼难、执行难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让群众切实感觉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聆听历史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总有一种精神,总有一种信念,总有一种力量,一脉相承,绵绵不绝,支撑着人民司法事业不断茁壮成长,那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坚信,只要继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中,与时代共呼吸,与百姓共命运,我们的司法事业定能迈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