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江夏法院走进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开展“校园里的法槌声”法治教育活动,以模拟法庭、互动问答、学习研讨为纽带,让法治教育延伸到审判实践。
法槌敲响,针对校园场景“量身定做”的模拟法庭拉开帷幕。通过两起校园内身体权、名誉权侵权案件,学生们既学习了庭审程序、感受庭审庄严,又以身边的“案例”为鉴,树立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合议庭评议案件,以多数意见还是审判长意见为准?”
“在法庭上,身边的同学能不能作为自己的委托诉讼代理人?”
法官结合实体法、程序法,以庭审案件为基础进行详细解答,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
座谈会上,大家从如何学法谈到如何用法,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方式、法律职业规划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法院干警们结合自身经历答疑解惑,共同畅谈学习、工作感悟。
“将法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深化理解认知的最佳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互融互通,在实践中形成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环。”
“法律的天空无比广阔,从学法到用法,从课堂到法庭,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道路。”
“作为法学生,我们应当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否则,无法为群众、为社会切实解决问题,担负好法律人的社会责任。”
“法律执业者不仅是法律条文的执行者,更是社会痛点的发现者、解决方案的推动者,只有具备跨学科思维,才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同学们可以踊跃投身法治实践,在实务中淬炼学法、用法能力,成为新时代法治人才。”江夏法院民二庭庭长郭强国肯定了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的精彩表现。
“院校共建活动为在校学生搭建了法律实践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与法律实务资源的优势互补,期待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潘德勇表示。
下一步,江夏法院将与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继续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拓展合作等方面深化共建,着力构建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交融的桥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与司法服务优化的新路径。